【新商报】2017.4.7《坏情绪持续两周可作为诊断依据》
2017-08-29 阅读量:5369

今天是世界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抑郁症”。记者回顾历年宣传主题发现,上一次将重点放在精神心理疾病还是2001年,时隔16年后再次将目光锁定抑郁症,说明这个“边缘化”的疾病已经对人们造成极大威胁,防治刻不容缓。

  但更令人担忧的是,目前大众对抑郁症的认识不足,就诊率和治疗率都很低。由于不了解抑郁症,或存在病耻感,90%以上的患者根本没有治疗,15%的患者最终走向自杀的结局,这已经成我国15~35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据悉,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6年心理门诊全年接诊33000余人次,以抑郁为主诉的患者就占到48%,它正严重影响着各行各业各年龄的人们,甚至摧毁人们的社会关系及谋生能力。

  抑郁与好强性格和不被理解有关

  市民王先生与妻子几年前有孩子后,妻子便辞去工作在家带孩子。近一年,她总是不开心,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有时表示活着没意思。妻子表示自己几年间没有工作,也没有朋友。有时候流露出想上班,但丈夫坚决不同意。自己很委屈,但不想和家人产生冲突,情绪日积月累,慢慢就抑郁了。

  市七院心理科主任陈保平告诉记者,抑郁其实是患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交流不畅的表现,与好强性格及不被人理解有关系。“很多患者非常要强,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害怕被指责。”他们的孤独与绝望经常来自于外界的误解或轻视。因此,他们需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身边人更多的爱、倾听、理解与陪伴。

 

  是一种“精神感冒”需要规范用药治疗

  虽然我们常将“抑郁”二字挂在嘴边,但对于它的认识还有很多不足。“大众对抑郁症不了解,认为这没什么,就是小心眼、想不开,其实这的确是一种病。”十疗科主任黄劲松表示,既然医生常将抑郁症比作“精神感冒”,说明它是一个非常容易控制的疾病。然而,很多人面对抑郁症选择的是“不作为”,最后把“感冒”拖成“绝症”。

  “人们需要重视抑郁,但不需要背负很大的心理压力。它和高血压一样是种慢性病,只要坚持用药,是可控可治的。”外因层面如生活中的突发事件、长期的压力等,扣动了抑郁症发作的“扳机”;内因层面是神经递质的改变,比如“愉悦情绪的信使”5-羟色胺在减少。因此,必要时服用抗抑郁药物,纠正神经递质的浓度及活性,即可控制病情。

 

  坏情绪持续两周可作为诊断依据

  每个人都会有抑郁情绪,我们离抑郁症有多远?黄劲松表示,对于多数人,抑郁情绪一般会在几天内缓解,但若每天都郁闷、失眠、自我评价过低,且这种状态持续两周以上,就能作为诊断抑郁症的依据。

  此外,许多患者都表现为身体不适,有的人在综合医院做了七八次胃镜,却什么也查不出来。“肠胃是消化器官,更是情绪器官。心情不好时,肠胃不适非常常见。”九疗科主任单春杰表示,如头晕、忽冷忽热、心慌胸闷气短、疲乏无力等都可能是抑郁症的躯体化表现,还有约90%的患者伴有睡眠障碍,如凌晨醒来后无法再入睡。医生建议,以躯体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一定要先做全面检查,排除身体疾病后,由心理医生判断是否为心理疾病并进行综合治疗。

  记者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