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天健网】2020.8.19《怪病!他为啥每天早上起来都“失明”?》
2020-11-20 阅读量:8003

注:文中案例非个案,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小刚(化名)是大连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然而,他突然得了一种怪病:每天早上起来都会“失明”一段时间!那天早上,他哭着喊:“妈!妈!我什么也看不见了!”妈妈吓坏了,抬起手在小刚面前晃:“能看见吗?能看见吗?”小刚的眼睛是茫然的,显然是看不见!

小刚妈妈马上领他去了附近医院的眼科。然而,医生详细检查后对小刚妈妈说:“没发现问题啊,这孩子的眼睛应该能看见的!”小刚妈妈糊涂了,难道是装的?小刚愤怒了:“我确实什么也看不见!我没撒谎!”

随后,小刚妈妈又领着小刚去了大连几所医院,都没有发现什么器质性问题。一直折腾到近11时,小刚突然高兴起来:“我又看见了!”小刚妈妈也惊喜万分:“真的吗?你能看见妈妈了?能看见周围的人和街道了吗?”小刚兴奋地说:“看见了!可清楚了!能重新看到真好啊!”小刚妈妈抱住他哭了:“你吓死妈妈了啊……”

小刚妈妈到底也没弄明白咋回事。她想,可能只是一时的突发状况,这么多检查都说没问题,儿子的眼睛肯定没啥大问题。

然而,噩梦就从那一天开始了。第二天,第三天……每天早上,小刚起床后都会“失明”一阵子,直到10时以后,才慢慢恢复。小刚变得特别暴躁,经常在家里摔摔打打。妈妈领着他四处找专家,然而,结果都一样。

后来,一位专家建议小刚去看看心理医生。眼睛的问题找心理医生?小刚妈妈觉得有些奇怪,但还是领着孩子来到了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

“孩子的眼睛没问题,确实是心理问题。”医生跟小刚母子分别聊了一段时间后确诊了。

“小刚是装的吗?我也一直怀疑他是不是为了逃避上学。但是看他那个样子,好像真的看不到。”

“不,孩子是真的看不到。这个在心理学上叫做躯体转换症状,表面是‘失明’,实际上是心理问题。”

那么,小刚这种短暂性失明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医生给出答案:学校恐怖症。

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因为小刚在学校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小刚成长在一个单亲家庭。父母很早就离异了,他跟着妈妈一起生活,爸爸新组建了家庭,很少来看他。妈妈忙着挣钱养家,很少有时间跟他交流。从小他就立志要做一个让妈妈骄傲的孩子,也让爸爸看到他的优秀,多多关注他。从上学开始,他的目标就是:争第一!

小刚也拿过几次第一,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拿第一越来越难,而到了四年级,由于数学学习不得法,他的成绩直线下降。小刚特别上火,越来越害怕上学,怕老师和同学看不起他,怕爸爸妈妈对他失望。他需要一个理由,来证明他为什么学习不好。于是,他“失明”了。如此一来,他不能正常上课,成绩不好也就有了理由。

心理咨询师说——

学校恐怖症是我市青少年心理门诊量最大的疾病

小刚的短暂性失明,是学校恐怖症中一种比较特殊的躯体症状。学校恐怖症目前在青少年门诊量中占比最大,大多表现为一早起来头疼、肚子疼、胃疼等,避过了上学时间,过了10时左右就没事了。这些症状,很多不是装的,而是真的发生了!

造成学校恐怖症的原因,最主要来自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小刚的问题在于三点。一是他的爸爸,从小没有和孩子形成有效的亲子互动,造成孩子缺少安全感,企图通过一种错误的方式来找回父爱。二是他的妈妈,没有时间倾听孩子的心声,没有有效包容孩子的失误,造成了小刚对自己的否定。最后是孩子的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及早介入进行干预。

药方:心理治疗+亲子交流

小刚的“失明”问题,首先需要心理干预。通过正规的心理治疗,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合理宣泄,逐渐恢复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其次,通过家庭治疗探讨家庭关系,尤其是父母,重新审视自己与小刚在亲子交流方面出现的问题,在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包容的基础上,采取“抱持”的态度,成为“容器”,倾听孩子的意见,接纳孩子,为孩子减压,而不是过多要求,增加压力。要通过父母的努力,让孩子自身有足够的安全感,树立起对自己的自信心,才能战胜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个困难。

本文点评专家: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 任传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