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系列科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学会与不良情绪和睦相处
2022-12-12 阅读量:3797

2019年末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巨大而深远,灾难面前无人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两年多的时间里,疫情防控形势瞬息万变,影响大到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秩序,小到每家每户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对于大多数的百姓来讲,生活本身就是晨起暮落,简简单单、平平淡淡才是真,大家习惯过稳定的日子,习惯按照既定的轨迹生活,偶尔有点儿风吹草动也在可接受与掌控范围内,而这次疫情的发生从时间、地域到波及范围均打破以往常规,影响可谓无处不在,工作、学习秩序、生活规律、社会交往……,变化大的让人难以接受,随之而来的各种思虑过度、焦躁不安、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便油然而生,长此以往,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对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就会产生诸多负面效应。

在如此复杂多变的环境下如何保持定力,最小程度减少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借用宋代大诗人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共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冷眼看世界,眉笑对人生。

从心理学角度建议: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转变传统观念思维,学会与不良情绪和睦共处。

1.改变认知评价,转变思想观念

调整自身对疫情的认知态度,从内心接受变化是常态,而由于变化带来的各种不良情绪正是人们在非正常状态下出现的正常生理反应,这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叫认同,认知决定行为方式,只有当你思想深处真正认同并接受以上现实,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才会降至最低,处乱不惊方能应对自如。认同变化绝不代表躺平,战略上重视敌人,战术上藐视敌人,思想上重视疫情防控,行动上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全民步调一致,形成合力,方能共克时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转变行为方式,改变生活习惯

近些年来国家一直大力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这是一种与社会相适应、与环境相和谐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其核心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习惯的形成是需要经历一段时间、一个过程去培养、去适应的,两年甚至以后更长一段时间,将佩戴口罩、少聚会、勤洗手、常通风、咳嗽礼仪、保持安全社交距离作为我们每个人一种生活常态,固定生活方式,坚持做下去它就可能成为下意识反应,甚至建立起条件反射机制,不这么做让人总感觉少点什么。早期生活方式的改变需要我们刻意为之,并且不断强化,但群体效应也会加快进程,久而久之把它变成自然而然,其目的和效果也就达到了。

3.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这里的无为不是躺平不作为,而是不妄做为,不能违背事物发展客观规律,循规律而为,所以无所不为。这虽然是治国理政方略,同样适用疫情防控。新冠病毒作为自然界一种新发病毒,目前人类对它的了解尚不够全面、彻底,其发生发展规律及演变进程还未被完全掌控,活在当下,需要全人类团结起来共同应对。道家讲求顺其自然,适者生存,既是哲学之道,也是生存法则。学过心理学的人都知道有一种治疗方法叫做森田疗法,主要用来治疗强迫症、社交恐惧症、广场恐怖、惊恐发作等心理疾病,后来范围逐渐扩大到正常人的生活适应和生活质量中,它的治疗原则就是顺其自然。放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依然适用,简单来说就是接受疫情发展现状,因为它符合新生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人们也正在积极努力探索,携手攻克这一难关。我们说负性情绪来源于心理冲突,在顺其自然态度的指导下正视并接受焦虑、抑郁等内心体验,学会与不良情绪和睦共处,把它当作身体的一部分,生活的一分子,保持一颗平常心态,心思放在应该做的事情上面,该做什么做什么,拿疫情封控隔离举例来说,当我们突然面临出行受限、工作停止、社交停滞、学校封课……,要说没有一点儿焦虑反应只怕无人能信,焦虑来源于现实情境下的心理冲突,而这恰恰又是我们自身无法改变的,怎么办?放下,接纳,顺其自然,不被疫情牵着鼻子走,做当下我们能做的事情,不把关注焦点集中在隔离管控上面,放到不良情绪体验上头,驱之不散、挥之不去,不如索性接纳,反正你见或不见,它就在那里。可以选取倾诉、宣泄等方式表达情绪,并尽可能保持原先固有的生活习惯,规律饮食、睡眠,适量运动、音乐放松,利用现代化手段(包括广播电视,电话、网络视频等形式)保持与外界联系与信息通畅,生活还要继续,当你的心理动机冲突排除了,不良情绪也就悄悄溜走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能够做到处乱不惊、顺势而为的人终将成为真正的人生赢家。

公共卫生事业部 姜立

2022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