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第七人民医院

科普知识

【健康科普】从中医视角聊聊春季精神疾病高发

春季是精神疾病的高发季节,这一现象在中医理论中有着深刻的解释。每到春天,医院精神科门诊量明显增加,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疾病容易复发或加重。这种现象不仅困扰着患者,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中医认为,春季精神疾病高发与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通过中医的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调理措施。

春季精神疾病高发的背后

中医认为,春季属木,与肝脏相应。肝主疏泄,调畅气机,与人的情绪调节密切相关。春季阳气升发,肝气旺盛,若肝气郁结或肝阳上亢,就容易导致情绪失调。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春季日照时间变化、气温波动等因素会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神经递质分泌紊乱。

从临床观察来看,春季精神疾病患者往往表现为情绪波动大、易怒、失眠等症状。这些症状与中医所说的“肝气郁结”“肝阳上亢”等证候高度吻合。春季气候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这种气候特点容易导致人体阴阳失衡,从而诱发或加重精神疾病。

肝气郁结是春季精神疾病的重要病机。肝气郁滞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影响心神,出现抑郁、焦虑等症状。若肝郁化火,还可能表现为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等。这些病理变化与现代医学所说的神经内分泌失调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医调理的智慧

情志调理

情志调理是预防春季精神疾病的关键。中医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建议人们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过度情绪波动。春季可以多进行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这有助于疏解肝气,调节情绪。同时,要学会适当宣泄情绪,不要过分压抑。

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同样重要。春季宜食辛甘发散之品,如韭菜、香菜、菠菜等,有助于疏肝理气。同时要避免过食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助长肝火。可以适当饮用菊花茶、玫瑰花茶等,这些花茶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

生活起居调理

生活起居调理也不可忽视。春季要顺应自然规律,早睡早起,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可以练习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养生功法,这些运动能够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对预防精神疾病有积极作用。

预防与治疗并重

春季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很重要。如果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症状,要及时就医。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体质状态和证候特点,从而制定个性化的调理方案。

中医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对于肝气郁结型患者,常用柴胡疏肝散等方剂;对于肝阳上亢型患者,则可用天麻钩藤饮等方剂。针灸治疗常取太冲、内关等穴位,能够有效调节情绪,改善睡眠。

预防复发需要长期调理。除了药物治疗外,还要注意心理调节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建议患者定期复诊,遵医嘱调理,同时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春季精神疾病高发是一个复杂的生理心理现象,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来认识和应对。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方法。通过情志调理、饮食调理、生活起居调理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春季精神疾病。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让我们用中医智慧守护心理健康,平安度过每一个春天。

— 科室介绍 —

九疗科(中西医结合病房)是我院最早成立的开放病房。2017年,九疗科在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在不断满足病人多元化需求的背景下,成立了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特色的亚专科病房。主要面向的患者群体包括焦虑、抑郁、失眠及其他神经症性疾病的病人,通过现代医学治疗手段,结合中医中药治疗,较好地缓解患者的睡眠和情绪问题、躯体化症状及药物导致的便秘、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病房实行开放管理,病室宽敞明亮,温馨舒适,并配备了工娱疗室、沙盘治疗室,脑电治疗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等先进的诊疗设备,为患者提供全程规范化药物治疗、中医辅助治疗、个体化心理治疗、团体治疗及康复训练等诊疗服务。

科室以心理科开放病房为依托,在现代精神病学诊疗基础上,结合祖国传统医学,把中汤药治疗、针灸、耳穴压豆、中药熏蒸等中医治疗手段运用到临床治疗中,通过中西医的优势互补,对一些较疑难的疾病提出了新的诊疗思路,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带来更好的治疗体验和治疗效果。

科室地址:医院1号楼6楼;联系电话:84514084

— 专家介绍 —

单春杰,主任医师,九疗科(中西医结合病房)主任,大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大连医科大学心理教研室副主任,从事精神科及心理科临床工作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神经症性障碍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处理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婚姻家庭问题。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上午

 

九疗科 单春杰